序言
面对现代世界急剧的变迁,日本人民在过去200 多年的经验是个令人赞叹的故事。而本书以此为重点,开始于德川幕府统治的后期
1800 年前后,终结于21 世纪初的日本。
这200多年间,正是现代世界史无前例的蜕变期。现代世界的出发点在1800 年左右,这一时间点开创了世界史不平凡的阶段,亦象征日本巨大变化的初期,然而两者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。英国的工业革命急遽地改变全球经济及军事力量的现况,法国及其他地方的政治革命催生出现代民族国家及民族主义,不但推动连串的新观念的产生,为人类社会争取正义及机会,而且为全世界发展出各种全新的统治形式。本书第一部分便是检讨上述各种全球性变迁如何汇聚于日本,与
此同时,日本德川幕府统治亦面临不断高涨的政治及社会危机。
在第二部分,本书转为关注日本的近代革命及19 世纪末的惊人变迁。这一时期历史通称为“明治时代”,“明治”为睦仁天皇在1868年即位时所用的年号。在明治一朝,日本迅速由半殖民地变为帝国主义强权的一员,其成就令人吃惊。第三部分则叙述日本的帝国主义时代,始于日本一跃成为全球强国之一,终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生灵涂炭的体验以及占领时期。最后一部分则探讨当代日本的战后历史,以及今天日本人民所面临的种种问题,当然这亦是世界各地问题的一部分。
【各种主题的相互关联性与现代体验】
本书的英文题目其实反映出两个重要的主题:现代性及关联性。通常这类书籍会题名为“日本现代史”(Modern Japanese History),如此一来,整个写作重心便会以日本为主,强调其日本特性,也就是说向读者诉说一段以“日本”为中心的历史,只不过它是发生在我们称为“现代”的这一段时间而已。本书则题名为“现代日本史”(A Modern History of Japan),目的是把重心由日本性转移至现代性,因此它是要诉说一段“现代”的独特历史,只不过发生在一个名为“日本”的地方而已。
换言之,日本现代史是世界现代史的一部分,两者无法分割开来。亦出于这个理由,本书不能不以关联性作为其主题。事实上,海外对日本一直有深远影响,它包括思想、事件、物质以及资源,无所不包。当然日本对其他地方亦有其影响,两者相互交流的结果有时是正面的,有时则是负面的。无论如何,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,日本人民与其他地方的人民有不少共同分享的东西。当我在以后各章中谈及政治史、经济史、社会史、文化史等各个领域时,这个主题会更为清楚。
德川政权的危机当然有它的内在因素,但国际环境的变化确实加速了德川统治的崩溃。一群新一代的领导人谱写出一个国家建设的剧目,反映出他们理解了欧美诸国军事及经济力量兴起的缘由。在反对及争论之下,他们所走的道路有一定的曲折迂回,但其现代化工程的确有很大影响。从他们的时代开始,日本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,民族国家的特质成为其现代史的核心主题,而本书讨论的重点则是其重组政治生活的斗争过程。这些矛盾所涉及的观念与制度都是现代世界政治生活的焦点:宪法与国会、君主与民主、两性权利、民族主义、帝国主义及军人的角色,等等,不一而足。本书一方面重视统治者
执行的政策,另一方面亦关注一般大众的政治行动,这对各个政策也有影响。
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,19 世纪及20 世纪资本主义在日本的冒升是现代化的一个有关面貌。本书会讨论政府及私人的角色,还有工作人员与管理层的互动。日本与其他地方一样,其社会关系十分复杂,社会阶级之间、两性在职场及家庭之间、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,这些关系都是复杂且有重大影响力的。要求和谐相处的呼声不时发出,有时有效,但冲突依然是常态,而且颇为严重,本书会特别注意这方面。
现代世界史的第三个面貌是国家间的冲突,以及冲突后所唤起的国家意识。日本在亚洲及全球所扮演过的角色十分引人注目,主要是因为它的多样性,更重要的是日本曾于20 世纪前期在国际上带来深重灾难。从19 世纪50 年代到80 年代,日本原是个无独立性的半殖民地,为西方列强掌控。但到1905 年,这个新国家却成为殖民强国,与西方
列强平起平坐。在20 世纪30 年代及40 年代,日本转而进行帝国扩张,并发动战争,要在整个亚洲建立霸权,结果以失败收场。自此,日本在全球政治上成为一个和平而消极的国家。日本、亚洲及西方这三者的关系不但变动不休,而且至今仍难有定论,这也是以后章节的重要焦点。
在现代历史的整个脉络中,关联性的另一面是多元性。任何地方的历史在宽广的世界史中都自有其独特性,日本亦不例外。如果关联性及全球互动为日本现代史的核心主题,无可否认日本人民的思想及行为也有其独特性。本书固然强调日本与其他地方分享共有的现代经验,但亦会指出日本与众不同的一些经验。举例来说,德川时代武士统治阶层的特性,无疑会塑造19世纪末现代化运动的形态。日本现代史的另一个特征便是国家强有力的角色,政府一直要求掌控社会及经济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混乱,社会阶级关系和两性关系均包括在内。政府的行动有时会触发意想不到的结果,其重要性亦不容忽视。
承认日本现代史的种种独特性固然重要,然而更重要的是,学者和学生不要用只此一家、与众不同甚至异国情调的眼光来看待日本历史。这种错觉的存在,部分原因是日本人自身孜孜不倦地要界定何谓“日本性”,并希望能藏之名山,传之万代。他们的做法有时近乎执着。至少从19世纪到今天,这种情况仍然存在,因此日本人这种对界定“日本”的热衷,成为本书在讨论精英及大众文化时的一个重要主题。本书会指出很多所谓的“日本传统”只不过是现代世界中所创造的神话而已,部分“日本传统”被视为进步的绊脚石,部分则成为日本的典型,并向世界展示。正如美国人一直要寻求一种独特的“美国式生活形态”(今后亦会继续下去),并誓言负保护之责,而法国人、中国人以至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人类,其实亦同样会宣称他们有自己“独一无二”的特性,并要努力保卫之。因此在整个日本现代史中,要找出一种“日本性”,并要保卫它,这种深沉的热心到今天仍然存 在,并非稀奇之事。
![授权书.jpg]()